文联要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联动态 > 文联要闻

解码经典,文艺大师何占豪解析《梁祝》创作心路

信息来源: 市文联 发布时间: 2025-11-13

11月10日,由中共鄞州区委宣传部指导,俞丽拿文艺大师工作室、鄞州区文联、宁波市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俞丽拿文艺大师公开课在宁波市青少年宫新城活动中心举办。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带来了一场题为《“解码经典 甬动弦音”从〈梁祝〉出发——中国经典音乐作品的演绎》的专题讲座。

图片

2020年11月,“俞丽拿文艺大师工作室”落户宁波艺术实验学校,5年来,大师工作室深耕宁波艺术教育的生动注脚,惠及甬城万千琴童与教师,奏响“音乐普惠”的动人乐章。

图片

《梁祝》由陈钢与何占豪创作于1958年,并于1959年首演,由著名小提琴家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作品取材自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

俞丽拿通过视频,跟创作者及这首经典作品再度隔空相会:“《梁祝》不仅是一首乐曲,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希望通过此次美育课堂,能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梁祝》的故事与情感,同时感受中国民族音乐底蕴与勃勃生机。”

图片

活动现场,何占豪逐段逐句解码《梁祝》里的民族音乐元素以及东方美学精神:在开场的引子里,有鸟叫声,描绘春天的美景,这一段的旋律里有越剧音乐的过门;当讲述梁山伯的深情以及抗婚时,旋律的节奏与曲风来自古筝曲的灵感;在描述祝英台在山伯坟前痛哭的音乐中,出现了绍兴大板的影子。

何占豪也将作品中情感的起伏、场景的描述娓娓道来,让听众明白音乐如何讲述故事,以及创作者的匠心体现在何处。“这一段描绘的是祝英台初遇梁山伯,心生爱慕的场景。乐曲通过上下徘徊的旋律反复,细腻地刻画了她既热情又羞涩的内心世界。”“而这一段是表现祝英台抗婚时的心情,她内心涌起的强烈情感,化作了这段乐章,悲痛、沉重、哭诉……”

图片

在示范演绎环节中,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副教授、乐团首席,澳门青少年音乐家协会会长王佳婧上台演奏,作者、演奏者、观众,在旋律中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