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6
文联动态
/col/col1229577103/index.html
文联要闻
/col/col1229577122/index.html
文联要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文联动态
>
文联要闻
盘点文学甬军 献上文化大餐——首届宁波文学周反响强力
信息来源:
市文联
发布时间:
2013-12-06
宁波作为一座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经贸繁荣,经济腾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瞩目,除了经济建设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宁波也历来重视对精神文明的建设。11月10日至11月15日,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文学港》杂志社、宁波市作家协会承办的首届宁波市文学周活动隆重举行,这次活动是宁波市文联立说立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开展的一项活动。文学周以“为时代立言,与人民同行”为主题,以“文学的盛会”为办节宗旨,以“文化惠民”为筹办理念,通过组织开展文学评奖、作品研讨推荐、文学走向大众三大板块,共14项专题活动,引导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立群众观点,以文学的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发挥文学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作用,让文学走向大众,促进和繁荣我市文化强市建设。 首届宁波市文学周从筹备到细化,从计划到实施,历经了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这就像钢铁的冶炼,必须经过融炉、淬火、锻打和打磨等工艺,经过这一系列蜕变,活动最后取得了圆满成功。 [center] [b]挖掘潜力新锐 重奖激励创作[/b][/center] 首届宁波文学周活动举办伊始,一直有一个巨大的悬念期待着揭晓,那就是首届“储吉旺文学奖”究竟会花落谁家,十万元大奖究竟会被哪个作者幸运摘得? 11月12日上午,这个最大的谜底被揭晓了,来自广东的作者王威廉,凭借他发表在《文学港》杂志第11期的中篇小说《魂器》获得了首届储吉旺文学奖。评选组委会授予他的颁奖理由为:作者通过一则有关灵魂、亲情、欲望等错综交织的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出因为“存在的缺席”而生发的寻找死者魂器的故事,将主人公人性的纠葛和对世界本质的形而上思考完美地结合起来。小说写得惊心动魄,对小说人物被冷酷现实所驱动的内心世界描摹得细致入微。有鉴于此,特授予该小说储吉旺文学奖。 同时获得首届“储吉旺文学奖”优秀作品奖的有来自我市余姚的作者帕蒂古丽,来自山东的作者宗利华和来自北京的作者李南。 “储吉旺文学奖”是《文学港》杂志社携手当代中国集企业家、作家、慈善家于一身的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储吉旺先生共同创设的永久性刊物年奖,以刊登在当年《文学港》杂志上的所有单篇(组)作品为参评作品。储吉旺文学奖的评委由全国著名评论家、知名作家和各大名刊主编组成,他们同时也是鲁迅文学奖的评委。 “储吉旺文学奖”的创立,首先来自于《文学港》杂志的本身需求。今年以来,《文学港》杂志转变了办刊思路,杂志原来侧重于为本地作者提供一个发表的平台,今年7月改版以来,转变为立足本土,面向全国的办刊模式,杂志也由原来的双月刊改成月刊,从厚重大气蜕变为精益求精,力争把杂志从原有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档次,做成全国有影响力的一本刊物。定位的改变,视野的拓宽,使杂志的品质和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杂志尤其在挖掘新锐,扶植新锐的思路上下足了功夫,如何激励有潜力的作者,让他们的作品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如何让读者更好地接受他们日趋成熟的作品?“储吉旺文学奖”的设立,毫无疑问是对这些作者和这些作品最好的激励和褒奖,作为杂志的年度刊物奖,大奖的设立,对拓宽杂志的稿源,提升杂志的质量注入了一剂强大的动力。 《文学港》主编荣荣表示:用高额奖金奖励发表在《文学港》杂志上的作家作品,体现了《文学港》杂志对精品力作的推崇和渴求,也代表了广大读者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期待,更是对作家创作的一种尊敬和激励。作为文学评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首届宁波文学周活动期间,《文学港》杂志和宁波市作家协会组织各县(市)区文联代表、各刊物主编和编辑以及市内特邀评委进行联评,评出了宁波期刊联盟的年度优秀刊物和优秀作品。 建立宁波期刊联盟,提升宁波文学期刊总体办刊水平是市文联作出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如何调动和发挥各县(市)区文联期刊阵地的积极性,让大家劲往一处使,实现各县(市)区互相激励学习,资源得到共享,让宁波文学得到最好的发展,建立期刊联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便捷途径。通过评选年度优秀刊物和优秀作品,对提高各县市区的办刊水平,更好地发现宁波本土新锐作家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学周的颁奖活动还包括第三届全国廉政小小说大奖赛,历经8个月的征稿,大赛组委会从参赛的8000多篇作品中评选出了特等奖三名,另有70多篇小小说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center][b]打造文学甬军新力量 名刊主编逐一把脉问诊[/b][/center] 为更好地打造文学甬军,完善宁波市文学队伍梯队建设,培养宁波市文学储备人才,市文联和市作家协会一直重视对文学新人的挖掘和推荐。文学周活动期间,特意邀请了《人民文学》、《诗刊》、《作家》、《十月》、《收获》、《花城》、《江南》、《西湖》等国内名刊主编,对我市张忌、钱丽娜等6位70后新锐小说家的作品进行了一对一的点评和研讨。其中,很多作品让名刊主编也感到眼前一亮,在得到认可的同时,大家也收获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对今后的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这6位70后新锐小说家都是近些年来活跃在文学创作一线并具备了一定创作潜力的青年作家。近些年来,在宁波市文联的关心和鼓励下,在宁波市作家协会的良好呵护下,宁波市冒出了一大批青年作家,尤其是70后青年作家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中有不乏在全国引起较高关注度的张忌、高鹏程、钱利娜等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青年作家也跟着冒出来。举办70后新锐小说家作品研讨会的初衷和目的也是希望给广大青年作家,尤其是有潜力,还未成熟的青年作家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一个跟全国知名作家和知名刊物建立联系的纽带,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文学周活动既有对新锐作家群体的研讨,也有对新锐作家个体的研讨。我市另一位优秀的青年作家邹元辉继《雄镇海战》后,又创作了新的长篇小说《水师管带》。他的新作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同时,大家也指出了他创作中的不足,对于修改和完善新长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是一项长期工程,宁波市作家协会打算在打造文学甬军新力量的工作上继续加大力度。在2013年的基础上,把来年的工作计划纳入到省作协工作的大框架中,共同为实现浙江文学五大计划而努力。比如共同推进“新荷计划”,为青年作家作品研讨铺平道路,同时也举办了青年作家和著名评论家“一对一”接对活动。在2014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青年诗人”研讨会,宁波争取到了15个名额,等等类似活动将在新的一年全面展开。 [b][center]坚持以人民为创作中心 让文学走进大众[/center][/b] 让文学真正走进民众的生活,宁波市作家协会和《文学港》杂志社一直有这个优良传统,每年一度的“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广场诗歌朗诵活动就是文学走进大众的一次集体检阅,正因为有这样的经验和基础,文学周“文学走进大众”系列活动才得以顺利地开展。 为了吸引群众参与,让活动走出宾馆会场,走进学校、企业和社区广场,让民众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和活动的主体。早在文学周活动启动仪式前,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天津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蒋子龙就在宁波经理学院为广大的企业家安排了一场“人的成精与成功——企业家的人文素养与社会影响”的讲座。 文学周活动期间,在宁波大学人文学院举行了与名家麦家对话的人文讲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现场反响热烈,互动精彩。在宁波大学还举办了“当下的文学与我们这个时代”高峰论坛,出席论坛的知名作家和评论家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地诠释了文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现场笑声连连,掌声经久不息。 此外,宁波本土作家也积极地参与各项文学周活动,在广场开展了宁波作家与读者的见面会,在企业窗口单位开展了文学的鉴赏与写作讲座,从而让文学周活动成为惠及范围很广的一次文学活动。 活动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文联主席成岳冲,副市长张明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松才、王海娟出席了相关活动。各县市区文联领导、宁波作家代表、有关学校师生等参加了各项活动。《文学报》、《中国文艺报》、《宁波日报》等市内外各大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麦家称赞文学周是航母级活动。他说:“文学周这个活动,在宁波是首届,某种意义上在浙江也是首届。文学活动每个地市都在搞,但这样重量级的非常少见,堪称文学航空母舰级的重大活动,时间长,形式多,内容丰富,把宁波的作家作品推到全国,开了个好头” [b][center]热度不减 宁波文学再出发[/center][/b] 通过举办宁波文学周活动,宁波文学的热情被再次点燃。回顾过去,文学甬军队伍齐整,老中青少四代作家梯次分明,通过辛勤的耕耘,他们取得了累累硕果。这中间有全国和省里的“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夏真,有全国儿童文学奖获得者李建树,更有全国“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荣荣,其中艾伟、赵伯田、张忌获得了“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称号,多人获得《人民文学》、《诗刊》、《十月》、《当代》等重要文学期刊的文学奖项。 尤其在过去的一年里,组织相关作家,参加各类培训班。如参加文联组织的浙大研修班学习;组织选拔我市三史青年作家参加省作协青创班;选派推荐一名青年作家参加中国作协青创会;推荐我市一名青年作家参加全国鲁院的培训等。同时经过各县(市、区)文联的层层选拔推荐,确定参加明年中国作协举办的相关省(市)“青年诗人创作研讨班(宁波班)”推荐名单。 此外,继续加强宁波市少年作家协会的工作,配合宁波教育学院及《东南商报》的培训及少年作家专刊园地,开展各项活动,开展“小荷文丛”征文活动,为培养文学新人做出各种努力。 文学艺术的发展、群众艺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宁波文学周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高水平文化产品的期盼和需求,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学周落幕了,但宁波文学事业建设整装待发,有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