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艺术赋能乡村行动暨知名媒体走进‘三农’”启动仪式在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举行。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省乡村振兴产业局省文联《关于开展“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的指导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实施艺术赋能行动”的部署要求,市文联将开展“艺术乡建”助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全市文艺界积极投入艺术赋能行动,助力乡村共富,计划在2023—2025年三年内,以每年50个的速度,建成150个以上艺术赋能村,搭建一批交流展示平台,形成一批品牌成果,加快打造具有共同富裕先行市和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鲜明标识。
艺术赋能振兴乡村是我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创新性举措。自2019年在宁海葛家村开展试点以来,探索出了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艺术振兴乡村之路。艺术赋能振兴乡村入选了全国“携手奔小康”行动案例、浙江省“乡村振兴十大模式”,被中宣部和中国外文局评为“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之一。
今年,我市将持续实施艺术赋能行动,多部门协同合作,大力推进艺术进村、资源盘活、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重点工作是引导乡村文创产业发展,打造“艺术+”“+艺术”等跨界融合的乡村产业新业态,多种途径培育产业和文化艺术深度融合的艺术赋能村。今年全市计划打造艺术赋能村50个,市政府给予每个村100万元的补助资金,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同步落实配套资金。
打造一批艺术风景(共富带)。结合旅游风景线、文明示范带、交通走廊等建设,推动更多的美术、创意设计元素应用到风景线的标识系统、景观节点、乡村驿站中,做活特色文化,建成一批艺术风景线(共富带)。全市计划建成艺术特色风景线(共富带)2条以上。
培育一批乡土人才。推进“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以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乡村工匠、乡村文化员为基础,实施名家名匠名师工程,培育一批本土优秀文艺人才,组建一批“艺建小分队”,评选一批乡村文化能人。全市计划培育乡土人才400人。
挖掘一批乡村艺术作品。以全国村歌、农民画、乡村奔小康摄影等大赛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四春计划”“三送一走”等文化惠民活动,组织村歌、村诗、村画等创作,举办乡村春晚,提高活动质量,繁荣乡村文化。全市计划评选十佳村歌、农民诗人和农民画。
今年,市文联将动员各团体会员积极参与村民艺术素养提升等五大工程,组织一场对接会,为村与院校、村与专家搭台;组织百名摄影家、作家走进50个艺术赋能村开展创作采风活动,用图像记录乡村蝶变,讲好艺术乡建生动故事;以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项目实施示范带动地(海曙区、慈溪市、象山县)为重点,各开展10场以上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20场以上以公益讲座为主要形式的文艺惠民活动;组织艺术家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农业农村农民题材,创作2件重点作品。
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还开展了知名媒体走进“三农”活动并授旗;进行了和美乡村与乡村振兴研究创新联盟颁牌;宣读了宁波第一批50个艺术赋能村名单以及艺术家与5个艺术村结对等。
第一批艺术赋能村名单(50个)
海曙区:章水镇李家坑村,古林镇茂新村,集士港镇深溪村,洞桥镇沙港村
江北区:慈城镇半浦村、毛岙村、南联村
镇海区:九龙湖镇九龙湖村、田杨陈村
北仑区:郭巨街道福民村,柴桥街道河头村,梅山街道梅中村,大碶街道东岙村
鄞州区:东钱湖镇城杨村、洋山村、俞塘村,姜山镇走马塘村,塘溪镇童夏家村
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棠岙村,莼湖街道章胡村、缪家村,大堰镇后畈村,裘村镇马头村,西坞街道金峨村
余姚市:陆埠镇袁马村,朗霞街道天华村,梁弄镇横坎头村、汪巷村,河姆渡镇芦山寺村,鹿亭乡中村村
慈溪市:匡堰镇倡隆村,观海卫镇双湖村,周巷镇天潭村,龙山镇潘岙村,掌起镇洪魏村,横河镇梅园村
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强蛟镇下渔村,长街镇总浦塘村、对岙洞村,胡陈乡中堡溪村,越溪乡南庄村,跃龙街道望府村
象山县:大徐镇军湖村,新桥镇黄公岙村,定塘镇定山村,晓塘乡中岙村,西周镇儒雅洋村,茅洋乡白岩下村,涂茨镇汤岙村
艺术家与乡村代表结对名单(5对)
宁海县文联潘天寿艺术中心主任周毅与宁海县一市镇箬岙村书记褚为东
宁波市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岚与鄞州区东吴镇天童村书记史习忠
宁波东方美丽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林杰与奉化区大堰镇湖边桥村书记王安君
浙江垄上设计团队负责人王玉麟与余姚泗门镇小路下村陈雪静
慈溪市龙山镇山下书院罗胜立和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村书记沈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