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是戏曲大师周信芳先生诞辰130周年的日子,一场星光熠熠、精彩纷呈的 “麒・缘” 戏曲晚会在宁波盛大举行,以纪念中国戏曲史上丰碑永驻的大师周信芳先生。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精英们汇聚一堂,用一场戏曲盛宴,回溯经典,展现地方魅力,传承麒派艺术,让现场观众沉浸于传统戏曲的无穷魅力之中。
晚会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中共江北区委宣传部、江北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江北区慈城镇人民政府、宁波市江北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古韵开篇:全国各地剧种致敬麒派之源
晚会伊始,宛如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戏曲之旅。“戏曲活化石” 剧种新昌调腔《闹九江》率先登场,其演唱者王莺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第 29 届白玉兰奖得主,以古朴典雅的唱腔、入木三分的表演,拉开了晚会序幕,仿若携着远古的书简,向周信芳先生致敬。
紧接着,京剧麒派第四代传人曹宇带来的京剧《斩经堂》,瞬间将气氛带入京剧的醇厚世界。自幼研习麒派精髓的他,在舞台上一招一式,一字一句把麒派艺术的独特韵味完美呈现,观众仿若置身于京剧艺术的浩瀚海洋,探寻着麒派的深邃魅力。
而河北梆子名家张四刚与张华携手演绎的《寇准背靴》更是别具一格。张四刚曾得到麒派传人萧润曾先生的真传,此次演出将河北梆子的高亢激昂与麒派神韵精妙融合,“活寇准” 形象跃然台上,台下掌声雷动,尽显北方戏曲豪迈奔放之姿,也展现出麒派艺术跨地域融合的强大影响力。
乡音新韵:本土剧种彰显传承活力
宁波本土剧种也在晚会上大放异彩。甬剧、姚剧、宁海平调轮番登场。
宁波市甬剧团优秀青年演员贺磊、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的国家一级演员王育红、景洁丰,宁海平调国家二级演员、金桂奖得主吕娅娜,宁海平调耍牙传人薛巧萍等宁波地方剧种演员,用扎实的功底、细腻的表演,展现了宁波地方戏曲的迷人风采。他们的演出承载着地域文化记忆,让观众看到传统戏曲在本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蓬勃生机,为麒派艺术传承注入了乡土活力。
木偶与京剧麒派融合的《徐策跑城》创新性十足,上海戏剧学院木偶表演专业教师秦峰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青年教师、京剧麒派艺术四代弟子黄庆鑫合作默契。灵动俏皮的木偶遇上经典厚重的京剧麒派,碰撞出奇妙火花,拓宽了戏曲艺术的表现边界,给观众带来全新视觉震撼,也为麒派艺术发展探索出新路径。
经典回响:尽显麒派艺术在各剧种的薪火相传
随着晚会推进,各剧种齐齐亮相,展现戏曲百花齐放之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当今麒派艺术掌门人陈少云带着他的徒弟王少华、黄庆鑫、郭毅、曹宇、马丁、李烜宇、李明洋等,以京剧、黄梅戏、婺剧、河北梆子、木偶剧等艺术形式展现麒派艺术在各剧种的薪火相传。
黄梅戏名家马丁一曲《大清名相·江山美景万年长》,如山间清流般传唱祖国河山之美,为晚会添一抹清新色彩;越剧《梁祝》由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深情演绎,那段家喻户晓的凄美爱情故事在舞台上重现;婺剧麒派老生李烜宇的《浩气春秋・关公探营》将麒派融入婺剧,塑造出忠勇关公,豪迈之气扑面而来;郭毅的京剧《宋世杰》再现麒派老生智慧果敢,展现经典剧目深厚底蕴。
梅周同台,盛况再现
梨园行有句老话,叫 “北有梅兰芳,南有周信芳”,这两位大师堪称戏曲苍穹中交相辉映的双子星。就在前不久,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 130 周年座谈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一时间,关于两位大师的传奇过往、卓越艺德和深厚情谊,再度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们在台上珠联璧合,台下志同道合,是一生一世的挚友。梅派经典剧目《贵妃醉酒》是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展现了杨贵妃的风华绝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梅派男旦第三代传人胡文阁的《贵妃醉酒》尽显杨贵妃雍容华贵,婉转悠扬唱腔绕梁不绝,在宁波的舞台上续写梅派艺术的传奇。
晚会尾声,麒派艺术掌门人陈少云先生携弟子李明洋登台,师徒二人默契演绎麒派经典《萧何月下追韩信》,再现周信芳先生塑造的经典角色。而这也正是周信芳先生艺术传承的有力见证,薪火相传间,麒派艺术生生不息。
最后,梅派传人胡文阁唱响《梨花颂》,梅派与麒派艺术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发展创新,愈发璀璨夺目。而梅兰芳与周信芳之间那坚如磐石的情谊,也如同明亮的灯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戏曲人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奋勇前行。
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主任、宁波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王锦文表示,在周信芳先生诞辰纪念日当晚的这场晚会,不仅是对周大师的深情回望,更是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生动展现。全国各地剧种、名家汇聚,在交流融合中绽放光芒,风格各异,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戏曲视听盛宴。
1月15日上午,纪念周信芳先生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座在慈城举行,为2024周信芳戏剧季百日活动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