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红色货币概览——余姚地方馆藏》
作者:褚纳新
出版: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ISBN:978-7-5098-6566-8
内容简介:
《红色货币概览——余姚地方馆藏》是余姚市文艺精品工程重点项目,该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31万余字,以浙东抗日根据地的红色货币为重点,钩沉中国共产党红色货币的起源、发展与历史贡献,共收录了余姚本地馆藏的代表性红色货币与有关票证300多件,特色显著,内容丰富,很多题材之前鲜见发布与出版。《红色货币概览——余姚地方馆藏》收录大量相关图片,彩色印刷,将红色货币的历史、文化、特色、细节融入叙述内容,可读性较强。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卓越的智慧、高尚的情怀和顽强的斗志,为读者提供了一部专业性、教育性、普及性俱佳的红色文化作品,是群众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与各根据地红色货币文化的一部好素材。
作者简介:
褚纳新,男,浙江余姚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文博副研究馆员。1996年创建余姚市看云楼地方文献工作室,热衷于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作品散见于《寻根》《收藏》《文化交流》《联谊报》《足迹》等报刊,其中《北京有个姚江胡同》获“中国地市报新闻类二等奖”;学术著作《浙东民间压胜钱》获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现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谢阁老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曾获第八批宁波市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省级文化示范户”等荣誉。
序言: 红色金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王建社,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
位于杭州湾南岸,沪、杭、甬三角地带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创立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武装,成立了根据地民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1941年4月,侵华日军兵分两路进犯浙东,绍兴、宁波先后沦陷。5月10日,中共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先遣部队南渡杭州湾到达三北地区(余姚、慈溪、镇海三县的北部),至9月,共7批900余人的抗日武装南渡,在浙东开展抗日斗争。11月,朱之光、赵瞻、周曼天等余姚籍中共党员在余姚组织了抗日游击队。1942年7月,中共浙东区委员会在慈溪北宓家埭成立,谭启龙任书记,何克希任军事部长。次月,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在鸣鹤场成立,何克希任司令,连柏生任副司令,谭启龙任政治委员。1942年9月22日,浙东区党委召开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与新四军军部的指示,制定了“坚持三北,开辟四明,在四明山完全占领后,再争取控制会稽山”的战略方针。1943年4月23日,三北游击司令部主力部队解放了余姚南重镇梁弄,自此,以四明山梁弄为指挥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逐渐形成。1945年1月,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在梁弄镇正蒙小学召开,会上成立浙东行政委员会,选举连柏生、吴山民、何克希等9人为委员。会后成立了浙东行政公署,连柏生任主任。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已由战略相持向战略反攻转化,为在军事上、政治上与日、伪、顽进行坚决斗争,也为巩固根据地政权,调剂金融,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指示,浙东银行建立,抗日政府的本位抗币发行。1945年4月1日,浙东银行成立,印制和发行了浙东银行纸币,主要券别有:壹圆、伍圆、拾圆,另有贰角、伍角的辅币。在抗币流通中,因小额币缺乏,市面找零不便,又增发了支行币及地方临时兑换券,在浙东城乡广泛流通。1945年9月下旬,浙东区党委接中共中央华中局及新四军军部命令,根据地军政机关限期北撤,浙东银行和印钞厂人员也随着部队北渡杭州湾,抗币停止流通。浙东抗币虽然流通时间不长,但在稳定根据地物价、调剂金融,发展生产与保证抗战军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色货币是培育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命脉的源头活水,其诞生可以追溯到大革命时期。1926年至1927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东、湖南、湖北等省成立的农民协会,建立了生产合作社及平民银行,发行红色货币,但因受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冲击,流通范围及使用时间都极为有限,这是中共领导的农民协会为反对帝国主义及地主军阀的剥削,争取经济权利的初步尝试。到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政权发行的红色货币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与特色。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红色货币发行规模壮大,种类繁多,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红色金融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有390多个的红色机构发行过红色货币,目前可见的红色货币实物达2000多种。从存世实物来看,红色货币有纸币、银币、铜币、布币、镴币等多种币材,其中纸币数量为最多。
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革命政权相应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在不断探索金融支持革命斗争和巩固革命政权的同时,亦担负起了发行货币支持根据地经济发展的重任,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创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红色货币概览——余姚地方馆藏》 以浙东抗日根据地的红色货币为重点,钩沉中国共产党红色货币的起源、发展与历史贡献,全书共收录了余姚本地馆藏的代表性红色货币与有关票征共300多件,特色显著、内容丰富,很多题材之前鲜见发布与出版。作者通过多年史料积累与对红色货币实物研究的成果,为读者提供了一部专业性、教育性、普及性俱佳的红色文化作品,是群众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与各根据地红色金融文化的一部好素材。作者准确把握了红色货币的发展脉络,将货币的历史、文化、特色、细节融入叙述内容,甚至包括货币极细微的暗记,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卓越的智慧、高尚的情怀和顽强的斗志。从这些内容可知,撰著者是精心收集、潜心研究,是下了大功夫的。通过此书,读者能够在深刻感受红色货币精神力量、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切实体会到余姚市在党史研究、红色基因挖掘与宣传方面的深厚功力。
此书的撰著者褚纳新长期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工作,是余姚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曾多次组织策划余姚馆藏红色货币的展览。2015年8月,在余姚博物馆举办“金融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抗日货币展”;2019年6月,在省档案馆举办“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红色政权货币展”,作为浙江省档案馆“国际档案日”主题展览之一,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2022年7月,在纪念浙东区党委成立暨浙东抗日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之际,中共余姚市委党史研究室、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利用余姚馆藏红色货币资源,在余姚博物馆举办了“红色记忆——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展”,此展览经由浙江省文物局推荐参评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此外,2021年5月,作者还在梁弄横坎头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红色金融路》第29集《浙东银行》节目的拍摄工作,等等。这些工作不但体现了余姚市在大力弘扬红色金融文化,挖掘、保护革命史迹方面的成绩,也充分凸显了余姚馆藏红色货币独特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红色货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其印制背景、流通情况等,为我们开展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财政赋税、金融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红色货币包含的民族自强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挖掘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才能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为新时代发展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在这样的历史使命中,出版这一部专著,让凝结在红色货币中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力量得到更大范围、更加持久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