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是乡音,最牵魂的是乡情。3月3日晚,春雨霏霏。甬剧艺术博物馆华灯璀璨,一场意义非凡的沉浸式演出在这里上演。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船王包玉刚先生之女包陪庆女士、包陪慧女士等嘉宾,在中共宁波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雅莲女士的陪同下参观甬剧博物馆并观看演出。
此次演出不仅是一场宁波地方戏曲雅集,更是一次甬港文化交流、凝聚乡情的难忘聚会。
雨滴沿着屋檐的黛瓦,潺潺而下,仿若一条条透明的丝线,串起了往昔与今朝,宁波与香港,别有一番风情。
演出前,嘉宾们先是饶有兴致地参观了甬剧博物馆,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主任、宁波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王锦文为他们讲解甬剧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色。
参观过程中,还出现了温馨有趣的一幕。
讲到甬剧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田头山歌”时期时,王锦文为嘉宾们唱起田头山歌,这是甬剧的源头。
包氏姐妹与其他嘉宾对甬剧淳朴自然的曲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跟唱学习起田头山歌。
当晚,演出在宁波市甬剧团二级演员苏醒的戏歌《花好月圆》中缓缓拉开序幕,悠扬的旋律,熟悉的曲调勾起了海内外侨胞对故乡的思念,大家沉浸在对团圆与故土的眷恋之中。
随后,宁波市甬剧团的优秀青年演员贺磊、张尤佳带来甬剧经典《半把剪刀》。甬剧作为宁波地域文化的瑰宝,以独特的宁波方言和细腻的表演风格,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与对家乡的眷恋。它从宁波农村的田头山歌萌芽,历经宁波串客、宁波滩簧等多个发展阶段,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并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半把剪刀》的情节跌宕起伏,两位青年演员将剧中人物的爱恨情仇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在场嘉宾深刻领略到甬剧的独特魅力。
在宁波这片被誉为“中国梁祝文化之乡”的土地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徐秋英、齐素琼带来了越剧《梁祝·十八相送》,作为越剧经典名段,以其婉转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再现了梁祝二人在相送途中的浪漫与含蓄。
大家沉浸在这段千古传颂的爱情传奇里,感受着传统文化中爱情的美好与纯粹,也让来自香港的嘉宾们对宁波的文化底蕴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优秀青年演员万展奇、黄梦莎带来姚剧《双推磨》。
“文献名邦”余姚这片拥有七千多年河姆渡文化、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了国家级非遗剧种姚剧。两位姚剧演员将劳动人民的质朴情感与善良品质展现得入木三分,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也让嘉宾们体会到宁波帮勤劳善良、低调务实的品格根脉。
演出即将落幕时,主持人吴杰超深情地对海外亲人们说道:
“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多回家走走”。
演出结束后,嘉宾们仍然回味无穷。包氏姐妹饶有兴致地比划了兰花指,“太有趣了,我都想拜师学艺呢!”
这场沉浸式演出让他们“非常高兴,非常满意”,勾起了他们对故土的眷恋与怀念。这场雅集不仅增进了甬港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让香港同胞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