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6团体会员/col/col1229577112/index.html基层文联/col/col1229577165/index.html鄞州区文联/col/col1229577254/index.html文联资讯/col/col1229577374/index.html

文联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团体会员>基层文联>鄞州区文联>文联资讯

徐海蛟《1938回答2026》新书发布会举行

信息来源: 鄞州区文联 发布时间: 2025-07-29

2025年7月27日,由宁波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指导,宁波市文史研究馆、宁波市鄞州区文联、明天出版社、百班千人主办,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宁波广电集团广播新闻中心协办的鄞州作家徐海蛟新作《1938回答2026》在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了新书发布会。此次活动以“重回西南联大,遇见理想之光”为主题,旨在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新书发布仪式上,作者徐海蛟简要介绍了该书,称其是自己为小人物代言、为微小的生命写作理念的延伸。随后,与中共鄞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鄞州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胡冬平,宁波市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杨欣欣,宁波鄞州区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杨晓丽,宁波广电集团广播传媒新闻中心副总监叶赵明,明天出版社编辑姜萌萌一同为《1938回答2026》揭幕。

主讲嘉宾分享环节,徐海蛟以“西南联大,给青春一个答案”为主题,阐述了该书的创作历程与核心内容。他表示,西南联大情节、“内卷”时代的教育困境、“读书何为?”的诘问是其写作初衷,西南联大师生们的理想主义则是焦虑时代的解药,希望孩子们明白世界与每个人都有关,并能用书中“改变”“梦想”这两个关键词激励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圆桌对话环节,徐海蛟与嘉宾深入交流。百班千人助理导师陈舒恩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关注到书中众多的宁波元素,询问是否有特殊用意。徐海蛟回应称作品是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长”出来的,宁波是他的文学故乡,未来会继续书写这片土地。青年作家姚十一关注到书中对人事物的细致命名,小到一树一碗,大到人名地名,近七十位人物构成两个时代的群像,体量相当于七分之一部《红楼梦》,惊叹于作者构建复杂叙事网络的野心;同时也对典型人物印象深刻,比如梅姝善书法的祖父、走路姿势奇特的日本特务,并对其是否有现实原型产生了好奇。徐海蛟表示人物的命名要与时代特征相符,并以钱书记、江书记的设置为例说明人物形象的定位对命名的影响,同时表示部分人物是有原型的,如文中的“落刀鲜,刀刀鲜”即源于同事的用刀方式。

会后,徐海蛟为读者签名,活动在热烈氛围中落幕。此次新书发布会不仅助力该书进一步走进大众视野,更以文学为纽带,推动更多人关注抗战历史与青少年成长,激励新一代在铭记历史中砥砺前行,传承先辈的家国担当与理想信念。

内容简介: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信能穿越八十八年的时光,你会写些什么?

初二女生闻小秋的平凡生活,被一封来自1938年的神秘来信彻底打破。信中,西南联大学生梅姝用清秀的字迹,描绘着战火纷飞的昆明、翠湖的波光,以及联大师生在轰炸警报中坚持读书的身影。而闻小秋的回信,则用2026年的科技与日常——高铁、AI、外卖,为梅姝展开一幅未来图景。两个女孩的对话,不仅跨越时空,更串联起两代人的困惑与热血:一个在战火中寻找尊严,一个在题海中追问意义;一个用《黎明》杂志点燃抗争的星火,一个用叛逆与思考对抗现实的枷锁……

作者简介:

徐海蛟,南方书生,天真的大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爱和书睡在一起,爱雨落向故乡的瓦檐,爱朴素的生活以及生活一样朴素的常识,爱风的轻盈、阳光的明亮,爱孩子没心没肺的笑声。曾获第四届人民文学新人奖、第十九届文津图书奖(提名奖)、三毛散文奖大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小十月文学奖金奖等数十种文学奖项。在《人民文学》《十月》《作家》《山花》《青年文学》《散文选刊》《雨花》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两百多万字。著有《不朽的落魄》《山河都记得》《故人在纸一方》《亲爱的笨蛋》等16部书。

1753684969357.jpg


1753684904958.jpg


1753684872127.jpg


175368484516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