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8日,鄞州区文联组织一批文艺骨干走进四川省凉山州木里、盐源,从江南水乡至高原秘境,用笔墨与歌声交融的情谊,续写东西部文艺协作新篇章,持续为两地文化繁荣与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活力。
在文艺协作座谈会上,鄞州区文联与木里、盐源两地文联系统回顾了2022年至2024年的合作成果。过去三年间,通过联合采风记录高原风貌、互派文艺人才交流经验等举措,逐步构建“资源互补、创作共进”的协作格局,为本次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活动中,鄞州与木里、盐源分别签订两地文联文艺事业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一纸协议承载着鄞州与木里、盐源两地艺术家的共同梦想。依据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聚焦“人才共育、作品共创、品牌共塑”三大重点方向,重点实施互派文艺骨干驻点交流、联合创作地域特色文艺作品、建立线上资源共享平台等计划,推动东西部文化交融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在交流环节,鄞州区文联向木里县文联赠送来自鄞州艺术家周枫的原创版画《天一阁》。该作品以宁波文化地标天一阁为题材,凝练呈现宁波深厚文化底蕴,以艺术形式见证两地情谊,延续交流传统。
木里的文艺展演现场气氛热烈。鄞州文艺工作者演绎的越剧选段表演细腻婉转,《梁祝·十八相送》尽展江南灵秀风韵。书法家即席挥毫,笔走龙蛇气韵生动。木里文艺工作者的藏族山歌曲调高亢悠远,民族舞蹈洋溢着浓郁高原风情。不同地域艺术形式的交融碰撞,令在场观众深切感受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8月5日,鄞州文艺骨干深入木里县乡(镇)文化站、民族村寨及非遗工坊开展采风。文艺家结合当地壮丽自然景观与独特民族文化现场创作,将高原的雄浑风光与多彩人文融入作品;音乐家重点采集彝族、藏族等民族传统歌谣旋律,计划通过现代编曲手法,使承载民族记忆的千年音律焕发蓬勃的艺术生命力。
8月5日晚,鄞州艺术家走进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交流活动别开生面,舞台以泸沽湖为背景,周围聚集当地群众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被誉为“高原上的天籁”的《阿哈吧拉调》,歌声仿佛穿透了云层。洋溢摩梭人最热烈祝福的《甲搓舞》掀起人群狂欢热浪。两项国家级非遗带来的震撼,令人久久回味。
在两地艺术家的歌舞、手风琴、越剧等表演带来的丰富视听体验之外,鄞州的书画家则以静谧的展示与创作,传递文艺的力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张曦带来了布面油画《钱湖远眺》,这幅描绘东钱湖风光的美景画作,作为此次两地文艺协作的礼物,捐赠给盐源县文联。画布上,钱湖波光潋滟,舞台后面,夕阳把泸沽湖染成“橙子海”,两地艺术家的交流恰似两个湖的对话,两地的情谊,如湖水般温柔深厚。
鄞州书法名家张忠良的作品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气息,笔墨浑厚,气韵生动,多次在省市级书法展览中获奖,深受业内好评。他在现场挥笔献墨,伴随着鄞州音协会员郭静汝《如愿》美丽歌声,书法的筋骨与音乐的灵韵交织共鸣。
此次活动中,木里、盐源两地文联负责人表示,希望跟鄞州艺术创作群体深入交流、相互启发,在创作思路、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取长补短,以更加敏锐的视角观察生活,以更加深刻的思考反映时代,以更加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深度、有艺术价值、有感染力的优秀文艺作品,共同打造东西部文艺协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