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 首页 |
|
8月23日,北仑区丰和江南非遗生活馆内陶轮飞转,釉彩生辉。一场以“‘陶’趣无穷”为主题的公益课堂在这里火热进行,数十位市民在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东周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许敏健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从泥坯塑形到釉彩描绘的陶瓷制作全过程,深度感受民艺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是2025年“匠心甬传”宁波民艺公益大课系列活动中“甬艺轻骑兵”深入基层服务的一个缩影。
活动伊始,市民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参观了被列入首批省级非遗美学生活馆的丰和江南。该馆自2017年创立以来,依托约13000平方米的复合空间,创新性地融合了陶瓷烧制技艺展示、非遗项目研究创作、特色文化餐饮体验等多重功能,构建了集展示、研究、创作、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文化生态空间。馆内保存并活化利用了单边窑、直焰窑、倒焰窑三座柴烧窑。丰富的陶瓷精品展陈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令参观者赞叹不已。紧接着,作为本次“甬艺轻骑兵”一员的许敏健,以深厚的学养和生动的讲述,为市民们梳理了四顾山遗址东周窑的历史脉络及其在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将大家带入遥远的东周制陶场景,深化了对本土陶瓷文化源流的理解。在观摩了包括拉胚在内的陶瓷核心工艺流程后,实践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
市民们在许敏健及助教团队的悉心指导下,亲手体验拉胚成型的精妙控制力。随后的陶瓷彩绘创作环节更成为想象力自由驰骋的舞台。参与者们运用五彩釉料,在素胚上勾勒出独具个性的艺术表达。市民王女士分享道:“这次活动远超预期,既有深度的知识讲解,又有珍贵的动手机会。许老师的指导专业又耐心,‘匠心甬传’直接把高水准的民艺课堂送到了我们身边,感觉与民间艺术从未如此亲近。”
本次公益课堂由宁波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北仑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执行承办,宁波易道明丰和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活动通过“文化导览+知识传授+深度体验”的三维模式,有效拓展了市民美育路径,显著提升了公众对陶瓷文化及烧制技艺的认知与兴趣。 据了解,自2025年6月起,宁波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与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启动了“匠心甬传”宁波民艺公益大课服务系列活动,并着力打造“甬艺轻骑兵”这一文化惠民品牌。构建了“协会(专业指导)+社区(需求终端)+民艺人(技艺载体)”三级高效传播网络,整合全市优质民艺工坊和会员资源,开发体系化民艺精品课程,形成覆盖全域、深入基层的民艺传承矩阵。“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样的公益大课堂形式,培养百名扎根基层的‘民艺志愿推广员’,服务广大市民,让散落的民间文化瑰宝真正融入并‘活’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市民协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 截至8月下旬,除本次陶瓷课程外,“甬艺轻骑兵”团队已成功将鄞州骨木镶嵌、宁海泥金彩漆、北仑芦江农民画等10多个特色民艺项目课程送入基层社区,吸引了众多市民踊跃参与。包括葛道建、胡亮亮、李高厅、高聪、曲海地等在内的协会骨干会员积极响应号召,化身“轻骑兵”深入基层一线,无私传授技艺。这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扎实的课程与体验活动,正在为宁波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使“甬艺轻骑兵”成为甬城文化惠民、艺术普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