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7日)上午,由宁波市文联、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2025年宁波市高素质文艺人才提升工程”开班仪式在北京大学燕园校区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价值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庞井君莅临指导;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洋,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彭锋,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谢安良等出席活动。来自宁波市各艺术领域的30余位中青年文艺骨干参加开班仪式,并将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研修。
庞井君讲授开班第一课。
本次“提升工程”是宁波市文联创新新时代文艺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创新思维与创造活力,整体提升文艺创作水平,有效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提升工程”聚焦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新要求,探索文艺创作的新方向,坚持“出人才”和“出作品”相贯通,创作项目和研修培训相结合,根据宁波市文艺精品创作需求和特点,聚焦重点文艺门类,依托学术底蕴深厚的北京大学学术资源,打造宁波高质量文艺人才队伍,为宁波文艺跨越发展注入新活力、开拓新视野。
本次“提升工程”参训学员均为我市文艺领域具有实力和潜力的创作骨干、中坚力量,其中包括近年来较为活跃的新文艺优秀代表,体现了宁波文艺人才队伍的蓬勃生机与多元结构。
杨劲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专门组织在北京大学开展高素质文艺人才提升工程,目的是更好地推动宁波文艺高质量发展,实现从“高原”向“高峰”的跨越。围绕如何履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他提出:一要在深化理论学习中把准方向,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根基。要持之以恒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确保文艺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休戚与共。二要在强化使命担当中打造精品,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宁波标识。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情用力讲好宁波故事、中国故事,真正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宁波辨识度的精品力作。三要在激发创新活力中勇攀高峰,锻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敢于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和创作定势,勇于探索新的题材、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艺术语言,使作品焕发出光彩与生命力。要坚持紧随时代,积极投身新文艺创作实践。四要在汲取文化滋养中提升境界,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要坚持弘扬正能量,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持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
李洋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宁波市文联致力于培养高层次文艺人才的远见卓识。他表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将全力支持本次提升工程,竭力为宁波文艺家提供一个激发创新活力、拓展艺术疆界的平台,助力学员们的艺术实践迈进新境界。
本次“提升工程”的课程设计聚焦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新任务、新特点,兼具人文性、前沿性与实践性。所有课程均为北京大学名师名课和全国著名作家、专家的名讲座,课程内容既有对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当代艺术的系统介绍,也有对新时代文学、音乐、影视、戏剧等艺术门类发展的实践分析,更有对网络影视剧、微短剧等新兴文艺以及文艺与科技融合的最新研究。课堂上老师还结合学员的创作项目进行现场点评指导,确保传统与当代,中国与西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统一,帮助学员们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夯实理论基础,提升美学修养、激发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