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率调研组赴慈溪市、海曙区开展实地调研,重点围绕社区文艺水平提升、“文艺两新”品牌孵化培育、一米文化空间建设等议题,深入基层一线摸实情、听意见、谋实策。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宁波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葛瑞康;慈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再国;海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毛孟军等陪同调研。
深耕慈溪:探社区文艺新貌,访非遗传承新径
当天上午,调研组首站抵达慈溪市。在浒山街道鸣北社区,杨劲一行实地考察社区在文艺团队培育、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社区文艺水平、激发居民参与热情等事项,与社区负责人和文艺骨干进行深入交流。在百年越剧非遗传承基地,调研组观看了未来艺术团的表演,杨劲称赞道:“越剧氛围浓厚,很接地气。如今居民过年过节,自己就能演,都不用从外面请团队了。” 随后,调研组来到橡树湾社区书画队,观摩了书画教学现场,并走访了城市书房,了解了社区在打造特色文艺团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的创新做法。杨劲对社区善用本土资源、打造特色文艺团队的做法表示肯定,认为这些举措实打实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环上林湖越窑青瓷传承基地,调研组走进这一“文艺两新”集聚区,观摩了青瓷工艺品,了解了品牌打造、人才培养与市场拓展的创新实践,倾听了传承人的创作心声。 聚焦海曙:观传统艺术新变,察商圈融合新态 下午,调研组转赴海曙区。在月湖工笔画学会,杨劲一行详细了解学会作为社区重点文艺团队,在工笔画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对其在推动传统画种当代发展方面所做的探索表示赞赏。 在鼓楼商圈,调研组实地走访了当代画廊、印敏敏竹刻工作室等多个文艺空间,深入了解传统工艺在当代商圈中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模式。 调研组还走进秀水街区的屠宅,观看了罗城时空漫游展,感受了历史源流与时代脉搏的交融。在了解罗城文化IP打造情况时,杨劲建议,要发挥集聚区合力,形成“雁阵效应”;集聚专业人才,丰富罗城文化业态;集聚文化资源,彰显甬城深厚文脉。 座谈交流:共绘文艺发展新蓝图 两地调研的最后一站,均是组织市区两级文联代表与新文艺群体进行座谈交流。杨劲在听取了慈溪市“文艺两新”代表关于日常运营与艺术探索的汇报后指出,慈溪市作为秘色瓷故乡,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他强调,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动创造性转化,一方面要吸引手艺精、思维活的青年人才,促进农文旅融合,另一方面要让青瓷艺术融入当代生活场景,努力打造秘色瓷爆款文创,做好“乡村建设”与“艺术振兴”两篇文章。 在海曙区陈宅的座谈会上,新文艺群体代表先后发言,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就政策支持、资源对接、平台搭建等情况进行汇报。杨劲指出,此次调研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慈溪、海曙两地基层文艺工作的创新实践和发展需求。他表示,宁波市文联将认真梳理研究调研中收集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在“文艺两新”培育、社区文艺提升、文化空间建设等方面加大引导与支持,为推动宁波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