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要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联动态 > 文联要闻

乡土文化如何成为中华文脉的核心?这场研讨会给你答案

信息来源: 市文联 发布时间: 2025-10-31

近日,由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鄞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慈溪市匡堰镇人民政府主办的“现代百年、地域资源与乡村共富”宁波市文化特派员“文艺赋美”场景观摩与理论研讨活动在慈溪市匡堰镇倡隆村举办。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谢安良出席活动。

文化特派员工作是浙江省自2024年4月开始实施的一项具有宏观性、牵引性的政策举措和成果积累工程。这项工作推行一年多以来,作为文化先锋队的文化特派员们,在推进乡村振兴、弘扬地域文化、创意文旅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引领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研讨会现场

会上,谢安良就文艺赋美乡村振兴的动因、方法、目标与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指导发言。他强调,乡土文化是中华文脉的核心,乡村振兴是弥合城乡差别的文化稳压器,是提升农民精神富裕实现文化成果共享的重要途径。文艺助力乡村发展要做好激发与复兴、植入与输血、创新与重塑等文章,在特色定位、传播优先、产业引导、平台搭建、品牌转化等方面下功夫、练内功,使文艺助力乡村发展工作有效、长效。

本次活动的核心议题在于通过历史溯源、实践总结和理论研讨,沉淀和思考文化特派员的阶段工作成效及未来策略路径。为此,会议专门设置了案例分享与专题研讨环节。桂劲松、陈莉娜、黄小华、孙艺方四位文化特派员就艺术家驻村工作的过程和收获进行了汇报交流。

“文艺赋美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在随后的研讨中,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袁志坚、慈溪市匡堰镇党委书记施周芳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宣传部部长江美芬、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黄波,宁波市非遗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宋臻等与会领导和专家,就中国乡村振兴的历史背景、文艺赋美落地乡村的实践需求和可行路径、高校专业力量连接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双向共赢的合作机制、乡村振兴如何寻找地域文脉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等多项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市评协和文化特派员一起观摩现场


作为长效机制建设的举措之一,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在慈溪市匡堰镇倡隆村设立了“文艺赋美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未来,将围绕青瓷文化、艺术村落、杨梅农产品的品牌传播等领域深化联动,为文艺赋能乡村注入持续动能,以平台建设和合作机制落实以文兴业、以文润村、以文育人的乡村共富样板。